發布時間:2014-03-08所屬分類:醫學職稱論文瀏覽:1次
摘 要: 亞急性甲狀腺炎(subacute thyroiditis,SAT)又稱病毒性甲狀腺炎、DeQuervain甲狀腺炎、肉芽腫性甲狀腺炎等,1904年由DeQuervain首先報告。SAT是內分泌常系統見疾病之一。
【關鍵詞】亞甲康,亞急性甲狀腺炎,中醫治療,醫學核心論文刊發
【摘要】 亞急性甲狀腺炎(subacute thyroiditis,SAT)又稱病毒性甲狀腺炎、DeQuervain甲狀腺炎、肉芽腫性甲狀腺炎等,1904年由DeQuervain首先報告。SAT是內分泌常系統見疾病之一。
目前西藥對亞甲炎的治療方法單一,大多使用進行激素治療,效果不顯著,副作用明顯,而且容易復發。近年來,亞急性甲狀腺炎發病呈增多的趨勢,本病臨床變化復雜,容易發生誤診、漏診,并且容易復發,雖然預后較好,但是嚴重地威脅著群眾的健康。STA臨床上的典型癥狀為:甲狀腺增大伴疼痛、壓痛,進行咀嚼或吞咽動作時加重,另外可見發熱,伴怕冷、寒戰、疲乏無力和食欲不振等。醫學核心論文刊發《現代診斷與治療》為國家出版署批準國內外公開發行的綜合性醫學學術性雙月刊,大16開本,每期64頁,逢單月出版,國內刊號:CN36-1160/R,國際刊號:ISSN1001-8174,郵發代號為44-60,國外代號BM137。本刊以發揮其在植物生態學領域的導向性、權威性和科學性為指導思想,突出反映植物生態學科熱點和生長點的研究成果。由中華醫學會江西省南昌分會,南昌市醫學科學研究所主辦。有很強的實用性、先進性、科學性和可讀性。
1 中醫對亞急性甲狀腺炎的認識
亞急性甲狀腺炎屬于中醫“癭病”的范疇。
對于本病的病因病機,各家論述不一。《外科正宗•癭瘤論》提出癭瘤的主要病理是氣、痰、瘀壅結的觀點“夫人生癭瘤之癥,非陰陽正氣結腫,乃五臟瘀血、濁氣、痰滯而成”,采用的主要治法是“行散氣血”、“行痰順氣”、“活血消堅”。《諸病源候論•癭候》指出癭病的病因主要是情志內傷及水土因素。謂:“癭者由憂恚氣結所生,亦曰飲沙水,沙隨氣人于脈,搏頸下而成之。”
另外,現代醫家又提出了對次也多有論述。本病因外感而發,初由風熱毒邪蘊結、氣血壅滯所致。
外邪入里說,認為其發病機理多為氣滯血瘀、邪氣停著及五臟失調。劉紅云認為,其機理多為情志久郁不舒,加之素體氣虛,衛表不固,熱毒之邪乘虛入侵,邪阻癭瘤致氣滯血瘀,故而產生結塊疼痛。馮建華認為本病由內外因相互作用引起,外感、內傷、疫毒等病理因素相互影響影響,其病機也甚為復雜。
2 亞甲康治療亞急性甲狀腺炎
亞甲康膠囊為純中藥制劑,秉承中醫治療清熱解毒,軟堅散結之法。本方是我院張定華主任醫師經過多年的臨床經驗積累和反復的藥物篩選,最終確立的組方。作為湯劑在臨床已經使用多年,并且療效顯著。亞甲康膠囊主要組成藥物為:夏枯草、浙貝母、桔梗、元胡、板藍根、半夏、元參、厚樸等。
夏枯草主治甲狀腺腫大,淋巴結結核等瘰歷痰核,能清肝火、散郁結。藍根、元胡、元參三藥行清熱涼血、養陰清熱、瀉火解毒、軟堅散結之功效。浙貝母清熱化痰,散結解毒、半夏燥濕化痰,消痞散結、厚樸下氣,三藥共奏化痰散結之功效。桔梗祛痰,利咽,排膿,載藥上行,可清熱解毒,化痰散結。全方配伍合理,主要針對氣滯、血瘀、痰濁,用行氣、活血、祛痰之藥消除“癭病”的致病因素,同時配伍清熱瀉火解毒之藥,驅除“盤踞”的邪毒。臨床應用后表明,能夠明顯緩解亞甲炎患者的咽痛、異物感和發熱乏力等癥狀,并且有效地防止了疾病的復發,減少了激素用量及激素的副作用。
3 討論
中藥治療,以辨證論治為基礎,針對患者個體差異,辨明病因病機,而后遣方用藥,做到了有的放矢,配合中醫豐富的劑型、藥物,治療效果顯著。另外,使用中藥沒有副作用。有理由相信,中藥、中成藥,如亞甲康膠囊,在未來治療亞急性甲狀腺炎的過程中將會發揮更大的作用。
SCISSCIAHC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