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14-03-26所屬分類:建筑師職稱論文瀏覽:1次
摘 要: 近年來,我國在推進綠色技術方面取得了一定的進展,建立了相對完整的綠色建筑、建筑節能以及綠色施工等標準體系,引進許多較為先進的圍繞工程建設的綠色標準,2006年發布的《綠色施工導則》以及目前已發布的國標《建筑工程綠色施工評價標準》也為綠色施工的推
摘要:近年來,我國在推進綠色技術方面取得了一定的進展,建立了相對完整的綠色建筑、建筑節能以及綠色施工等標準體系,引進許多較為先進的圍繞工程建設的綠色標準,2006年發布的《綠色施工導則》以及目前已發布的國標《建筑工程綠色施工評價標準》也為綠色施工的推行提供依據。
在我國仍有很多建筑企業采用綠色施工技術或施工方法時僅局限在封閉施工、減少噪音擾民、減少環境污染、清潔運輸等目的,對綠色施工認識及推行還是處于較低層次。土木工程建筑論文《中國建材》雜志創刊于1980年,是中國建筑材料工業協會主管主辦的建材行業唯一國內外公開發行的綜合性月刊,大16開本(210mm﹡285mm),黑白彩色精印,每月6日出版,發行量為5萬冊/月,60萬冊/年。國際刊號:ISSN1000-0836國內刊號:CN11-1353/TU。全國優秀建材期刊、中文核心期刊、中國期刊方陣雙效期刊、中國科協、中國圖書館學會推介書目、中文核心期刊(2004)。
1.我國綠色施工的實施現狀
當前我國推行綠色施工仍處于起步階段,存在對綠色施工認識不足,實施、深度廣度不夠,口頭贊同多、實際行動少等問題。大多數建筑企業錯誤地認為綠色施工一定會增加費用,將綠色施工簡單等同于文明施工、現場環境管理,將綠色施工技術局限在封閉施工、減少噪音擾民、減少環境污染、清潔運輸等,并將綠色施工作為孤立的目標,孤立地為實現這一目標配置資源、衡量投入,甚至采取“務虛”的行為被動應對綠色施工要求,更不能積極主動地應用適當的施工技術與科學的管理方法去系統規范的實施綠色施工的相關要求。
2.綠色施工驅動力分析
2.1外部驅動力分析
1) 政府強制性規則與政府鼓勵
政府方面的驅動因素幾乎所有的驅動力研究都會涉及到,政府強制性措施對于建筑企業實施綠色施工或者可持續建造有著明顯的促進作用。美國北卡羅萊納大學等機構在對企業實施環境管理體系的研究中發現,政府的援助是突破障礙去實施環境管理體系的驅動力之一。另外,加之政府強制規則的強制性易引起反彈作用的特性,政府的鼓勵如稅收優惠等經濟性激勵措施將增強建筑企業實施綠色施工的主觀意愿。
2) 業主的要求與最終消費者的綠色偏好
業主是建筑產品的購買者,其對建筑產品綠色性能的要求,尤其是新業主的采購政策將直接影響建筑企業的生產。最終消費者的綠色偏好形成綠色需求市場,從而間接影響建筑企業實施綠色施工的主動性,因為企業可以通過產品的差異化,爭取市場份額,同時,綠色消費市場能夠增強企業生產清潔產品與降低污染產生的主動意愿。
3) 環境貿易壁壘
隨著經濟國際化,國際市場的綠色消費的日益普及,加上我國的建筑行業綠色化水平較低,環境貿易壁壘成為我國建筑企業本身的國際化以及開拓國外市場的重要障礙,因此國際貿易的綠色理念是推動產業生態發展的外部驅動力之一。
4) 預期的法律法規,也包括政府逐步加強法定可持續建造標準的承諾
預期的法律法規,也包括政府逐步加強法定可持續建造標準的承諾,對于建筑企業在市場中進一步行為發揮著重要作用。為了避免政府制定更嚴格的環境法規,建筑企業有可能采取進一步綠色施工行為。
5) 競爭對手的率先實施(競爭壓力)
競爭對手率先實施綠色施工會給建筑企業較大的競爭壓力,促使他們實施積綠色施工,因為企業不想成為落后者、背上環境不友好的名聲或者可能失去原有的市場份額。在此情況下,建筑企業有可能實施綠色施工。
6) 行業壓力(行業/協會聯盟的利益相關者的壓力)
為了促進建筑行業的可持續發展,響應國家的可持續發展政策,提高建筑行業在社會公眾和政府中的聲譽,建筑行業協會也越來越重視促進行業內建筑企業實施綠色施工,從而產生促使建筑企業被動綠色施工行為的外部壓力。英國、德國和美國在EMS認證上有那么大的差距的原因很大程度來自于行業聯盟利益相關者的壓力。
7) 媒體、社會公眾壓力、非政府環保組織壓力與企業可持續建造信息的公開披露
受非政府組織、媒體和環境團體關注度越高,建筑企業面臨的公眾壓力、非政府組織壓力以及媒體壓力就越大,建筑企業實施綠色施工的意愿也就越強,實施綠色施工的可能也就越大。企業可持續建造信息的披露,將促使實施綠色施工的建筑企業進一步獲得民間團體以及社會公眾的認可,積累品牌形象優勢,增強建筑企業主動綠色施工行為的意愿,另一方面也是對不實施綠色施工的建筑企業的一種警示。
8) 行業內大企業的帶動和示范作用
研究表明企業更傾向于模仿與其有網絡聯系的其他企業的行為,特別是成功的大企業所采用的行為,因此,行業內大企業的帶動和示范作用將有利于增強中小企業實施綠色施工的主動意愿,從而促進中小企業實施綠色施工。
9) 學術團體和研究機構的推動作用(教育及培訓)
高校、科研院所和咨詢機構等研究機構提供專業的支持,幫助建筑企業正確認識以及系統實施綠色施工,繼而增強建筑企業實施綠色施工的主動意愿。
10) 技術推動力(綠色施工技術發展水平以及擴散水平)
技術推動力來源于建筑施工企業所處的技術環境。建筑施工的技術環境是指綠色施工 “四節一環保”的相關技術的發展水平和擴散水平。綠色施工技術的發展水平決定了綠色施工的實施效果,在施工過程中應用節水、節地、節材、節能以及環保技術,可有效降低施工過程中工程相關材料的消耗,降低了綠色施工實施成本,縮短實施綠色施工初始投入的回收期,從而提高建筑施工企業實施綠色施工的主動性;綠色施工擴散水平影響綠色施工的應用成本,因為綠色施工技術擴散越大,掌握綠色施工技術的施工企業就越多,形成市場綠色競爭,從而會降低綠色施工的實施成本,為更多的施工企業實施綠色施工消除技術障礙,從而促進更多的建筑企業實施綠色施工。
2.2內部驅動力分析
1) 增加收益
綠色施工收益主要包括有形收益與無形收益兩類,有形收益主要是指建筑企業發揮綠色施工節約成本的屬性,從而帶來經濟效益,并且通過實施綠色施工實現提升企業技術創新能力;無形收益是指通過實施綠色施工,從而在政府以及社會建立良好的信譽和社會形象,從而帶來更多的無形收益,如提升建筑企業的綠色施工管理水平以及更容易獲得政府的相關財政支持等。
2) 降低成本
在發達國家,降低成本已經成為建筑企業實施綠色施工的主要動因之一。建筑企業實施綠色施工能夠通過“四節一環保”相關技術的應用達到減少工程材料以及節能降耗的目的,其次,還能通過實施綠色施工避免政府以及法律法規更高懲罰,從而降低法規成本,再者,可通過實施綠色施工降低施工過程事故率等,從而降低風險成本。
3) 降低或規避風險
建筑企業能夠通過綠色施工而幫助建筑企業規避或降低發生施工事故以及其他環境災難事故所造成的經濟風險、法律訴訟風險和公共關系風險。
4) 提升競爭力驅動力
建筑企業可通過實施綠色施工提高自身技術創新能力,從而達到提升競爭力的目的。提升競爭力驅動力將明確建筑企業持續發展階段追求核心競爭力持續提高的目標,從而促進建筑企業技術創新,積累競爭優勢。當建筑企業認為實施綠色施工,能夠提升企業的競爭力,而不只是企業發展的制約因素時,建筑企業更有可能去實施綠色施工。
5) 保有和吸引優秀雇員
保有和吸引優秀雇員是企業自組織環境管理的內部驅動力之一,未能較好地控制聲譽風險的企業將可能面臨更高的勞動力成本。企業的環境聲譽在對于人才的保有以及吸引會產生顯著的作用,有著較差環境聲譽的建筑企業會發現它在保有和吸引優秀員工反面更加困難。
6) 提高消費者的忠誠度
積極實施綠色施工的企業可借助媒體的宣傳、消費者的口碑等途徑在政府與社會上樹立起良好的聲譽和社會形象,繼而吸引潛在消費者、贏得已有消費者、留住現有消費者。因此,盡管實施綠色施工短期內需增加初始成本投入,但能夠提高消費者的忠誠度,從而獲得長期的經濟效益。
7) 企業家的價值觀和創新精神
一個企業領導者的道德價值往往引導著企業戰略和決策的方向,成為一個企業文化的核心,企業家自身擁有更高追求,建筑企業實施綠色施工的傾向性就越強。企業家的創新精神將引導建筑企業進行技術創新,也更有可能促成建筑企業實施綠色施工的決策。
8) 員工綠色意識提高及員工監督
企業決策目標的改進以及執行與企業員工的綠色意識覺悟、接受當前先進理念相關。企業的行為傾向受企業決策影響,企業決策與員工意識以及員工監督相關。因此員工綠色意識的提高以及員工監督將影響建筑企業的綠色施工行為傾向。
9) 管理者對于可持續發展的態度
企業對于環境問題的態度將影響企業實施環境管理措施。企業管理者如何看待綠色施工對于企業發展的影響以及環境問題,如能否帶來長期經濟效益、能否成為企業核心競爭力等,這些將對于企業未來的發展走向有著重要影響。
10) 以可持續發展理念為內涵的企業文化
企業尋求第三方認證、實施環境管理體系將花費大量的前期費用成本,但是多數企業毅然選擇這么做,組織文化是其主要驅動力之一,且環境管理能力、內部資源和組織文化這些屬于內部的驅動力比來自外部的壓力會更大地作用于企業實施環境管理的決定。因此,建筑企業形成以可持續發展理念為內涵的企業文化,建筑企業也就越有可能實施綠色施工。
SCISSCIAHC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