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0-07-24所屬分類:建筑師職稱論文瀏覽:1次
摘 要: 摘要:環境影響評價具體是指通過分析人為活動對自然環境造成的影響,基于研究結果科學制定防治策略,實現環境質量的有效提升。與此同時,環境影響評價具有較為廣泛的應用范圍,相關工作人員必須對其加強重視,確保能夠對自然環境進行更高程度的保護。 關鍵詞
摘要:環境影響評價具體是指通過分析人為活動對自然環境造成的影響,基于研究結果科學制定防治策略,實現環境質量的有效提升。與此同時,環境影響評價具有較為廣泛的應用范圍,相關工作人員必須對其加強重視,確保能夠對自然環境進行更高程度的保護。
關鍵詞:新形勢;環境影響評價;問題
1環境影響評價分析
環境影響評價是指對規劃建設項目實施后可能產生的環境影響進行分析、預測和評價,提出預防或減少不良環境影響的對策,并實施跟蹤監測的方法和制度。
1.1基本概念
環境影響評價是針對人類的生產或生活行為(包括立法、規劃和開發建設活動等)可能對環境造成的影響,在環境質量現狀監測和調查的基礎上,運用模式計算、類比分析等技術手段進行分析、預測和評估,提出預防和減緩不良環境影響措施的技術方法。
1.2環境影響評價的重要性
環境影響評價可以為開發建設活動的決策提供科學依據;為經濟建設的合理布局提供科學依據;為確定某一地區經濟發展的方向和規模提供科學依據,以便制定區域經濟發展規劃和環境保護規劃;為制定環境保護對策和科學的環境管理提供依據,促進相關環境科學技術的發展。
2我國環境影響評價存在的問題
2.1環境評價報告中的措施落實不到位
在目前制定的環境影響評價體系里面,項目的環境影響評價報告一般由專業的環保咨詢公司編制,業主組織實施。但是某些業主為了節省環保措施經費,導致環境報告建議中的措施無法落地,以我曾經參與編制的環境影響評價報告為例,該項目報告中提出的揮發性有機廢氣處理措施為“UV光解+活性炭吸附”,后期跟蹤發現業主僅采用了活性炭吸附,導致廢氣無組織排放,而且很多活性炭已經失去活性,業主也未及時更換。
2.2環評人員沒有很高的職業素養
雖然環境保護得到了高度的重視,但環評工作并不是十分熱門,很少人愿意投入其中,這影響了環境影響評價的進一步發展。同時,在環評工作中,部分環評人員缺乏理論指導實際的能力。在報告編制時,僅僅依靠查閱相關規范和走馬觀花的踏勘現場,缺乏實際調查的第一手資料,使報告的編制缺乏針對性。某個項目地圖上發現東側30m有兩戶居民,實際這兩戶居民均已經搬走,屬于閑置狀態,未詳實的考察項目周邊情況。
相關期刊推薦:《黑龍江科學》(月刊)創刊于2010年,是由黑龍江省科學院高技術研究院主辦的報道黑龍江省自然科學領域的基礎理論研究和應用研究方面研究成果和新技術成就的綜合性學術期刊。報道內容包括能源、材料、化工、機械、動力、電氣、電子、信息與控制、計算機、生物工程、土木工程、市政環境、道路、橋梁、交通工程、工程力學及有關交叉性科學相關的學術論文。
此外,技術發展落后導致愿意從事這項工作的人不斷減少,形成了惡性循環,因為缺少專業的研究人員,又難以進行創新和發展。同時,環境影響評價工作對工作者的要求很高,需要具有很強的專業性,同時需要有工作耐心和對工作高度負責。
2.3評價技術還需要進一步的完善
環境影響評價工作總的評價形式比較單薄, 存在一部門模糊的定義,嚴重影響了評價工作的開展,有的評價技術還存在一定的爭議,缺乏比較詳細的內容和操作規范。 這些存在的問題,使得環境評價工作在新形勢下面臨著巨大的調整那, 增加了工作的難度,降低了工作的效率。 例如在大氣環境影響評價當中,涉及到現場的評測方法,但是由于方法內容和操作的模糊不清,致使最后的評測結果也是模糊不清的。 隨著環保要求的而不斷增加,現行的評價方法和技術已經不能滿足當下的需求,只有進行創新和完善,才能促進環境影響評價工作更高效的開展下去。
2.4利益競爭影響市場正常秩序的運行
在市場中存在一部分為了利益生存的環境影響評價機構,他們在利益的驅使下, 忽略了環境影響評價工作的重要性和評價價值,并不注重評價結果中一些數據的表象,忽略了評價工作的意義,影響了評價工作的真實性。 此外,在市場中還存在一些惡意競爭的企業, 這種競爭情況下, 嚴重影響了正常秩序的運行,不利于環境影響評價工作的開展。
3新形勢背景條件下開展環境影響評價的相關措施
3.1建立事后監督體系
項目的驗收對落實環境影響評價報告的措施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針對目前項目驗收通常是企業自主驗收的現狀,建議建立事后監督體系。將驗收通過的項目實行“入庫”處理,定期在建立的庫中抽查已驗收通過的項目,由環境監察主管部門負責核查該項目的環保措施的實施與運行情況。若項目核查不合格,則對企業進行從嚴從重的處罰,并將處罰結果與企業信用進行關聯。使得企業重視環保措施投入與落實,這樣才能使得環境影響評價中的措施得到落實,項目的整個運轉與監管形成一個良好的循環。
3.2環境影響評價需要轉變為戰略行為
如果想要在根本上解決環境污染問題,從國家層面上就需要作出相應的改變。只有上層進行轉變,才會帶動下屬機關以及事業單位進行改變。對于我國而言,可以采取相關的政策,使得國家環境影響逐步的走向國際化,進而增強環境影響評價的宏觀化,更加的具體。因此,只有將環境影響評價體系轉變成戰略行為,才可以不受具體的概念控制,進而在宏觀上進行修改。
3.3 強化前期調查工作,為后續評價做好鋪墊
為了能準確判斷、分析存在于建設項目中的不良因素,就必須要立足于前期的調查工作環節, 為后續環評工作的順利開展打好基礎。 在進行環評工作前,調查人員要深入現場來對整個項目展開初步研究, 全方位搜集能對環境帶來負面影響的諸多因素,并做好詳盡的調查報告。 由于我國目前正處于發展中階段,因此環評工作的很多細節仍不夠完善, 因此在開展調查工作時不僅要嚴格按照制度、原則來進行操作,同時還要盡可能避免后期出現工作反復的情況, 環評企業可聘請領域專家來給予現場指導,將工作成本壓縮在最低范圍內。
3.4環境評價技術、評估標準優化
為適應新時期城市建設的開發需要,進行環境影響評價工作探究過程中首先要從環境評價技術和評價方法層面進行把握。其一,將數字化技術巧妙的融合到城市環境評價過程中來,提高環境評價檢測的精準性。其二,從環境影響評價工作的實施標準層面上尋求勘測的條件。比如,杭州環保研究院進行城市環境影響評價工作安排時,為適應社會發展的實際需求,其工作開展主要是從評價技術和標準層面加以研究:(1)結合當地環境影響評價工作實踐的具體情況,實行環境評價工作的統籌性安排,并采用數字化虛擬模型、城市電子指導終端服務體系等設備,對城市建設期間的環境評價情況進行數據收集和資料整理;(2)結合國家環保部門給予的環境影響評價工作開展指南,對空氣、水環境、有毒氣體、灰塵等方面進行勘測;(3)將自然環境與人為環境檢測兩個方面的工作單獨推進,并實行各個方面工作的標準化管理。在環境影響檢測評價工作探究期間,一方面通過標準條件把握方式,進行環境影響評價工作的規范化安排,一方面是從環境影響具體條件方面給予指導,其過程有助于問題的解決與體系優化。
3.5嚴格管理環評機構
相對而言,我國環評工作起步較晚,相關技術經驗還存在很大程度的不足,需要向發達國家積極學習相關管理經驗,實現環評工作質量的有效提升,同時,在具體進行環評工作時,需要科學構建相關管理制度,與不同區域的具體狀況進行有效結合,科學制定相關工作標準,確保順利開展環保工作。在確立環評工作指標時,管理部門相關人員不僅需要與自身特征有效結合,同時,還需要確保始終遵循公開,公正,公平的原則,實現管理工作效果的有效提升,嚴厲懲罰工作過程中弄虛作假等不良現象。與此同時,如果發現某些環評機構或公司環評方法與環評內容缺乏必要的科學性與完善性,需要在一定程度內扣除環評機構信用分,同時,還需要堅決取締沒有技術力量的環評機構,確保環評行業的正規性和專業性。
4結語
環保影響評價工作在生態環境保護起著決定性的作用,當處于環保新形勢下,需要對環境影響評價期間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制定出完善的應對措施,以此提升環境影響評價工作的質量,促使其穩定開展。——論文作者:張運玲 郭然
SCISSCIAHC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