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1-09-24所屬分類:工程師職稱論文瀏覽:1次
摘 要: 摘要:目的調查某市金屬制造業工人噪聲危害知、信、行與純音聽力水平現狀,并分析其關聯性。方法選擇金屬制造業的噪聲作業者作為研究對象,問卷法調查其對噪聲危害的知、信、行現狀,并檢測其接觸的噪聲聲級和純音聽力水平。結果本次共納入188名研究對象,噪
摘要:目的調查某市金屬制造業工人噪聲危害知、信、行與純音聽力水平現狀,并分析其關聯性。方法選擇金屬制造業的噪聲作業者作為研究對象,問卷法調查其對噪聲危害的知、信、行現狀,并檢測其接觸的噪聲聲級和純音聽力水平。結果本次共納入188名研究對象,噪聲性聽力損失(noise-inducedhearingloss,NIHL)檢出率為44.15%。年齡≥40歲、工齡≥5年、接觸噪聲聲級85.0~89.9dB(A)和≥90.0dB(A)者NIHL比例分別高于年齡<40歲、工齡<5年、接觸噪聲聲級80.0~84.9dB(A)者。NIHL者噪聲危害認知、聽力保護意識、聽力保護行為得分低于雙耳聽力正常者(P<0.05)。有序logistic回歸分析結果顯示,年齡、工齡和噪聲聲級增加是NIHL的危險因素(OR=1.68、1.88、2.39,P<0.05),而具備噪聲危害認知能力、聽力保護意識、聽力保護行為是NIHL的保護因素(OR=0.68、0.65、0.56,P<0.05)。結論積極采取健康教育措施,提高金屬制造業噪聲作業工人聽力保護的知、信、行水平,有助于預防NIHL的發生。
關鍵詞:金屬制造;噪聲;聽力損失;知、信、行
金屬制造業(metalmanufacturing)是噪聲危害較嚴重的制造業之一。據報道,在較長工齡的金屬制造業噪聲作業人員中,有超過30%的勞動者發生不同程度的噪聲性聽力損失(noise-inducedhearingloss,NIHL),不僅危害勞動者身心健康,更嚴重影響其生活質量[1]。“知、信、行”是一種改變人類健康相關行為的干預模式,即將行為劃分為得到知識、改變信念、采取行動3個連續的階段,由于具有階段特征明顯、方便干預的特點,“知、信、行”已被應用于高血壓、糖尿病、腫瘤等慢性疾病的健康教育中[2-3]。
本研究選擇某市188名金屬制造業的噪聲作業人員作為研究對象,通過自行編制的知-信-行問卷收集其對噪聲危害的認知、聽力保護態度、聽力保護行為信息,并分析這些信息與NIHL的關聯性,為預防金屬制造業噪聲作業人員NIHL提供科學依據。
1對象與方法
1.1對象
采用立意抽樣法[4],選擇某市3家中型金屬制造企業全體188名噪聲作業勞動者作為研究對象。其中噪聲作業定義為:過去1年內所在生產崗位接觸的噪聲聲級(LEX,周)值≥80dB(A)。本次研究對象納入標準為:(1)年滿18歲的一線生產工人;(2)從事金屬制造生產≥1年;(3)從事噪聲作業時間≥1年;(4)愿意參與本次研究者。排除標準為:(1)罹患其他原因導致的聽力下降,如先天性耳聾、服藥、外傷、腫瘤等;(2)無法理解本次調查內容者;(3)不予配合者。所有研究對象在徹底理解本次研究目標和內容的基礎上,自愿參與。
1.2方法
1.2.1基礎信息調查
通過問卷收集研究對象的基礎信息包括性別、年齡、工齡、文化程度和職業史(包括工齡、噪聲及其他職業病危害因素接觸情況等)。
1.2.2噪聲聲級檢測
根據GBZ/T189.8—2007《工作場所物理因素測量第8部分:噪聲》[5]制定噪聲聲級檢測的計劃和方案,在工人進行正常作業時,采用SV104個體噪聲劑量計(波蘭SVANT公司)對工人進行個體噪聲的檢測,并將個體噪聲檢測結果根據勞動者的工作時間換算為40h/周等效聲級的LEX,周,將接觸噪聲聲級LEX,周≥80.0dB(A)者定義為噪聲作業者,并根據LEX,周將噪聲聲級劃分為80.0~84.9dB(A)、85.0~89.9dB(A)、≥90.0dB(A)3個等級。
1.2.3噪聲危害知信行的調查
參考相關文獻[6],編制《噪聲危害知信行調查問卷》對研究對象進行調查。該問卷包括噪聲危害知曉情況、聽力保護信念、聽力保護行為3個部分,每個部分均包含8個條目,每個條目均以Likert5分法評分,條目得分越高表示對聽力保護越有利,見表1。各部分得分為該部分所有條目得分總和,問卷的總得分為3個部分得分之和。該自編問卷用在預調查中信度評價指標Cronbach’sα系數為0.78,效度評價指標CFA值為0.76。
1.2.4純音聽力檢查
根據GBZ188—2014《職業健康監護技術規范》[7]的規定,為本次研究對象進行在崗期間接觸噪聲的職業健康檢查,通過純音聽力測試檢查其聽力狀況。初次聽力檢查后需要復查者,告知受檢者在脫離噪聲作業環境7d后復查,確定最終檢查結果。其中,雙耳聽力正常者定義為經年齡校正后,任一語頻聽閾、高頻聽閾均≤25dB;雙耳高頻聽閾提高者定義為經年齡校正后,雙耳高頻聽閾均>25dB,且任一語頻聽閾≤25dB;雙耳高頻聽閾提高伴語頻提高者定義為雙耳高頻聽閾均>25dB,且任一語頻聽閾>25dB。
1.2.5質量控制
問卷的調查采用問卷星軟件,通知研究對象在規定時間內填寫好,問卷信息經調查人員檢查無邏輯錯誤后使用。由兩名主檢醫師對純音聽力檢查結果進行復核,確保檢查結果的可靠性。
1.2.6統計學分析
采用SPSS25.0軟件進行統計分析。符合正態分布或近似正態分布的計量資料用(x±s)描述,多組間均數比較采用方差分析,兩兩比較用LSD-t檢驗。計數資料率的比較用Pearsonχ2檢驗,兩兩比較用χ2分割。探討NIHL的影響因素分析采用有序logistic回歸分析(LR法,自變量引入標準為0.05,剔除標準為0.10)。檢驗水準α=0.05(雙側)。
相關知識推薦:職業衛生論文發表指導
2結果
2.1一般情況
188名研究對象中雙耳聽力正常者105名(占55.85%),雙耳高頻聽閾提高者52名(占27.65%),雙耳高頻聽閾提高伴語頻提高者31名(占16.49%),NIHL檢出率為44.15%。188名研究對象年齡為(36.89±5.73)歲,工齡為(5.43±1.19)年,接觸噪聲聲級為(88.85±18.17)dB(A)。不同年齡、工齡、接觸噪聲聲級的研究對象的聽力結果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兩兩比較顯示,年齡≥40歲、工齡≥5年、接觸噪聲聲級85.0~89.9dB(A)和≥90.0dB(A)者的雙耳高頻聽閾提高和雙耳高頻聽閾提高伴語頻提高檢出率,分別高于年齡<40歲、工齡<5年、接觸噪聲聲級80.0~84.9dB(A)者,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2.2知、信、行情況
方差分析結果顯示,不同聽力結果研究對象的噪聲危害認知、聽力保護意識、聽力保護行為得分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兩兩比較顯示,雙耳高頻聽閾提高者、雙耳高頻聽閾提高伴語頻提高者的噪聲危害認知、聽力保護意識、聽力保護行為得分低于雙耳聽力正常者,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2.3NIHL的影響因素
根據表1、表2的結果,以純音聽力測試結果為因變量,以年齡、工齡、噪聲聲級、噪聲危害認知、聽力保護意識、聽力保護行為為自變量,運用有序logistic回歸分析法探討純音聽力測試結果的影響因素。平行性檢驗結果顯示該模型各二元logistic回歸自變量系數相等(χ2=9.114,P>0.05),提示可使用有序logistic回歸分析。模型擬合優度檢驗結果顯示所有自變量的偏回歸系數不全為0(χ2=661.732,P<0.01),所建有序logistic回歸模型有效。回歸分析結果顯示:年齡、工齡、噪聲聲級越高,研究對象罹患NIHL的風險越高(P<0.05);而噪聲危害認知、聽力保護意識、聽力保護行為的得分越高,研究對象罹患NIHL的風險越低(P<0.05)。見表4。
3討論
一般認為,耳蝸會在人體進入中老年后發生退行性變,60歲以上者發生NIHL可高達80%[8]。本研究有序logistic回歸分析結果顯示,年齡≥40歲者發生雙耳高頻聽閾提高和雙耳高頻聽閾提高伴語頻提高的風險增加,與劉浩中等[9]研究結果較接近,提示在金屬制造業噪聲可能使勞動者發生NIHL風險進一步增加。
一般認為,噪聲聲級水平越高,發生NIHL的風險就越高[9],本研究結果也得出了這樣的結論。此外,本次研究發現,在平均噪聲聲級為(88.85±18.17)dB(A)的環境下,作業工齡≥5年可使勞動者發生雙耳高頻聽閾提高和雙耳高頻聽閾提高伴語頻提高的風險增加。鮑二寶等[10]發現,在平均噪聲作業工齡為(4.28±2.99)年的勞動者中NIHL檢出率為25.7%,低于本研究中的44.15%,這可能與本研究中研究對象接觸的噪聲聲級較高,平均年齡較大有關,這也提示對于金屬制造業中工齡≥5年的勞動者應加強NIHL篩查。
Williams等[11]認為,勞動者對噪聲危害的認知可影響NIHL檢出率,因此應積極提高勞動者對噪聲危害的認知。段丹萍等[12]認為,通過健康教育提高工人對噪聲防護用品知識的知曉率和知曉程度,可有效提高工人在工作中全程佩戴噪聲防護用品行為的比例,有效地預防NIHL的發生。丘曉玲等[6]認為,勞動者對噪聲危害的知、信、行可影響其聽力水平,但國內外尚缺乏知、信、行的量表和問卷。本研究自編的《噪聲危害知信行調查問卷》信度和效度系數均在0.75以上,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和應用前景。本研究發現,聽力正常者的噪聲危害認知、聽力保護意識、聽力保護行為得分高于NIHL者,且噪聲危害認知、聽力保護意識、聽力保護行為均為NIHL的保護因素,提示提高噪聲危害認知、聽力保護意識、聽力保護行為有助于預防NIHL的發生。
根據積極心理學理論,較高的噪聲危害認知和聽力保護意識屬于一種積極的心理暗示,勞動者在感知作業環境后作出穩定傾向的信念態度,從而更樂意采取聽力保護行為,減少NIHL發生[13-15]。王舒宇等[16]也認為,良好的噪聲危害認知和聽力保護意識有助于促進勞動者的聽力保護行為,對減少NIHL有重要意義。
綜上所述,積極采取健康教育措施提高金屬制造業噪聲作業勞動者聽力保護的知、信、行,有助于預防NIHL的發生。——論文作者:周郁潮,鄭海英,劉浩中,潘文娜,梁永錫,馮簡青
SCISSCIAHC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