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0-04-03所屬分類:工程師職稱論文瀏覽:1次
摘 要: 摘要:自然資源的缺乏和環境嚴重污染已成為我國的一項基本國情,然而機械制造業一直以來又是污染環境、占用大量自然資源的產業,所以,市場對于污染
摘要:自然資源的缺乏和環境嚴重污染已成為我國的一項基本國情,然而機械制造業一直以來又是污染環境、占用大量自然資源的產業,所以,市場對于污染小、節約資源的機械制造業多有青睞。文章從綠色設計理念出發,闡述了機械產品綠色設計的重要意義,并總結出綠色環保理念下設計機械產品的重要前提前條件。
關鍵詞:綠色設計;機械產品;意義;對策
面臨我國的機械制造產品不夠環保、污染浪費現象嚴重,缺乏自主創造性等特點,缺乏創新產品。所以機械產品制造業要提高設計水平,增強產品自主創新性,盡量滿足保護環境節約資源的要求,不斷滿足國內外客戶日益更新的需求。傳感器的綠色設計和機械產品的創新設計,以及計算機的應用賦予了機械產品智能性和感知性。但對于走可持續發展道路的我國來說還遠遠不夠,我們還應顧全產品與環境、產品與社會、產品與人的關系,不僅成為機械制造大國,更要成為機械制造強國。
1機械產品中的綠色設計理念
1.1綠色設計
綠色設計是整個的產品設計和生產過程中,將產品的環境屬性置于首要地位,將其作為設計目標,為了滿足這個環境目標,還應保證產品的基本性能、質量及使用手壽命等物理性能。綠色設計始終堅持以環境和資源作為核心理念,秉承了綠色環保理念,是一種世界可持續發展理念下誕生的全新的產品設計理念。綠色設計涵蓋了面向對象技術、壽命周期設計和并行設計,包含了產品的最初設計、制造生產、使用以及廢棄后的拆卸回收、回收重新利用等產品的全部壽命階段,是一個綠色循環過程。提出了綠色設計理念,實現了機械設計理念上的一次革命和飛躍,成為了機械設計發展史上的一個重要里程碑。
1.2綠色設計與傳統設計的區別
傳統設計的理念,主要是考慮產品的成本、質量、功能和壽命等屬性,較少的顧及到產品生產過程中對環境帶來的污染和對資源的浪費,依據傳統設計理念生產出來的產品,廢棄后可回收率極低,污染浪費極其嚴重。而新的綠色環保理念下的機械設計大為不同,早在設計規劃階段便考慮了資源利用、環境保護、能量消耗及回收利用的問題,傳統的設計理念僅僅考慮產品的成本、質量、功能和壽命這些屬性是遠遠不夠的,不能適應科學發展、可持續發展的要求。社會的發展要求我們不能等污染和浪費等問題出現了以后再想辦法去解決,而應在設計的初期就將環境和資源因素考慮進去,擺脫原來那種簡單的線性設計理念,發展由中心向四周發展這種輪輻型的設計理念,這有利于將每一個設計的細節都考慮進去。
綠色設計理念中應主要考慮的因素有:產品的功能、環境的保護、勞動的保護、產品壽命周期成本。產品的設計最終是為了方便人們的工作和生活,功能是產品的基本屬性,必須放在綠色設計的首要地位。將環境因素加入到產品的設計階段,在設計過程中和使用過程中均考慮環境因素,有利于從源頭上降低污染,保護環境更加有效。可持續發展的社會要求以人為本,產品是為滿足人們的需求而設計,必須體現出對人的保護和給人帶來的方便。產品最終會被消耗,對于生產成本是不可忽視的因素,若是成本過高導致本末倒置入不敷出,則這項設計便毫無意義,所以應充分考慮產品的壽命周期成本。
2綠色設計的重要意義
1.1指明了設計者和生產企業對于環境保護和資源節約方面應付的責任
我國環境污染和資源缺乏的現狀并不是個別企業短期內的行為所造成的,而是整個社會長期對環境和資源的重視度不夠,僅僅看重企業眼前自身利益的最大化,忽視了對于環境和資源所造成的長久的污染和浪費,無論是設計還是生產使用過程中都最大限度的開發利用環境和資源,對于產品使用中和使用后所造成的污染浪費視而不見,從而造成了目前這種資源環境的緊張狀態。對于生產企業所應負責的部分,不僅僅是要通過強有力的法律約束,對尾氣和廢水等的排放作出明確的規定,更應加強企業的環保意識和資源危機意識,使企業主動承擔起對環境和社會的責任,綠色設計理念早在產品的開發設計階段便將環境和資源因素考慮其中,貫穿于產品的生產和使用全過程,使企業更加自覺地將環境保護和節約資源作為自己的生產目標,更有利于社會的可持續發展。
1.2有利于從源頭上實現綠色環保的目標
設計是機械產品生產的源頭,當今社會所使用的機械對于環境污染嚴重,資源浪費現象嚴重,廢棄后更是對環境的巨大威脅,這不僅僅是目前的科技水平達不到,更是受落后的傳統設計理念的限制。傳統的設計理念下所設計出來的產品在最初的設計上就很少考慮環境因素,這使得以后的產品使用想要不污染環境變得很難,增加了尾氣廢水排放的難度,使得減少噪音也成了生產企業的一大難題,不僅生產成本升高,更重要的是對于環境的污染和資源的浪費依然是個大問題。綠色設計理念就是從產品的設計階段就結合了環境和資源因素,綜合地考慮各種問題后,合理的設計出最科學最先進的機械,減輕了產品使用過程中的成本,使產品廢棄后更有效地回收利用,實現綠色生產,綠色環保理念貫穿產品整個使用壽命周期。
1.3重新認識了廢棄機械產品
當今社會發展迅猛,機械使用率極高,廢棄的機械也越來越加重了環境的承載負擔。傳統的機械廢棄后很難再回收改造利用,產品一旦廢棄,會產生很多難以處理的垃圾,一味的追求產品耐用,并不會減少產生的廢棄物,這種方法不長遠,效果不顯著。綠色生產就是設計產品時便考慮產品廢棄后所剩下的資源,便于回收利用來設計產品,這種方法相當于延長了產品的使用壽命,減輕了環境負擔,相當于節約了自然資源,使得產品使用后依然不會污染環境,從頭至尾秉承了綠色環保的理念。‘
3如何在綠色環保理念下設計機械產品
3.1需要具備綠色設計理念人才的支撐
我國的強國策略是人才戰略,機械制造業的發展同樣離不開大量優秀人才。發展綠色機械制造業需要培養具備綠色設計理念的專門人才,當前的績效和大學培養的大多還是具備傳統機械設計理念的人才,傳統的機械設計理念與綠色設計理念還是有很大區別的,綠色機械產品的生產過程中和使用過程中均比傳統的機械產品更加注意綠色環保。所以,各學校應注重培養具備新型的綠色設計理念的機械制造行業人才,改革當前教育體制,更新教學內容,順應時代發展潮流。
3.2需要機械制造生產的技術創新
有了人才,再加上技術做后盾,才能將綠色環機械設計理念轉變成先進的機械制造產品,才能將人才、技術和效益統一起來,通過技術的創新又可以將生態效益、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統一起來。創新可以降低生產成本和簡化生產工藝的干式加工技術,創新虛擬的制造技術,對產品性能進行預測,防止問題的發生,降低成本,保證機械產品的質量,創新節約生產資源的凈成形技術,縮短制造周期。創新機械制造技術,將科學的綠色設計理念轉化成實實在在的經濟效益。
3.3建立和完善綠色監督機制
綠色監督機制分為專門機構的監督、公眾監督、行業內互相監督和企業的自我監督,還可以分為生產前監督、生產中監督和生產后的監督。綠色監督中的一種是來自法律法規的監督,具備法律強制力;另一種雖然不具備法律強制力,但這種軟監108o中闖高新斌李企201206督調動了所有公民參與其中,彌補了法律和政策上的不足。我們要繼續完善我們的監督體制,踐行綠色監督,將軟監督和硬監督有效結合起來,互相促進,互相配合,創造最大效益。
4結論
人口、資源和環境是人類社會最重要的三個問題,可是環境惡化卻越來越嚴重,越來越越受到人們的重視,迫使人們將注意力從經濟技術問題轉移到人類社會的和諧發展上來。如今最重要的問題是如何將經濟發展與保護環境統一起來,在保證經濟快速發展的前提下,建立可持續發展的社會。因此,機械設計中的綠色設計理念應運而生,這順應了時代的發展要求,符合可持續發展觀,產品帶來的經濟效益固然重要,但產品產生的環境效益和社會效益更為重要,我們不僅要看重經濟的發展,更要放眼環境和社會的發展。
相關期刊推薦:《中國高新技術企業》雜志是經新聞出版總署批準,由國家統計局主管,面向國內外公開發行的中央級權威期刊。本刊依托國家統計局信息資源優勢,聚焦了大批專家、學者及企業資源,現已擁有由數百位政府官員、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兩院院士、教授、研究員、工程師等組成的專家顧問團。本刊除了正常的郵發、征訂外,還面向部分全國人大代表、政協委員,以及科技部、工信部、商務部、發改委、農業部、國資委、中科院、國家統計局、國務院發展研中心及全國各省、市的科技管理部門、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科技園區、科技中介、高新企業等有關單位或領導贈送。
SCISSCIAHC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