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15-09-06所屬分類:文史論文瀏覽:1次
摘 要: 在當前舞蹈教學管理應用的新發展模式有哪些呢?我們應該怎樣去加強對舞蹈藝術的應用呢?現在舞蹈的發展對設計經濟又有什么意義呢?本文主要從普通高校舞蹈專業課程設置的思考與實踐和教革的效果等各個方面做了相應的介紹。本文選自:《福建藝術》,《福建藝術》1
在當前舞蹈教學管理應用的新發展模式有哪些呢?我們應該怎樣去加強對舞蹈藝術的應用呢?現在舞蹈的發展對設計經濟又有什么意義呢?本文主要從普通高校舞蹈專業課程設置的思考與實踐和教革的效果等各個方面做了相應的介紹。本文選自:《福建藝術》,《福建藝術》1991年7月,由專業性戲劇刊物《福建戲劇》更名,內容屬綜合性藝術刊物。主辦單位是福建省藝術研究所,主編袁榮生,副主編齊建華、譚華孚(常務)。雙月刊,版面設劇苑縱橫、劇作新葩、影視與電子文化、美術空間、音舞廣場、藝海博覽等欄目。發表一批獲全國“五個一工程”獎、“文華獎”、“全國優秀劇本獎”、“曹禺戲劇文學獎”、“田漢劇作獎”、“福建百花文藝獎”和在福建省戲劇會演中獲獎的福建編演劇目及其評價文章。1995年,被列為省一級刊物。
摘要:現代美術及書法賞析課程。在美術賞析課中,強調學生從色彩、線條、構圖、意境等方面理解舞蹈與美術之間的融通性;在書法賞析中,教會學生從形態、意境、韻律、氣勢、布局等方面理解舞蹈與書法之間的可借鑒性,這類課程的開設目的是使學生通過“知識的遷移”,從各種藝術中汲取營養,為舞蹈實踐服務。定期聘請舞蹈院校或其他舞蹈部門的著名教授、專家授課、講學;請民間著名的舞蹈藝人傳播時代賦予民間舞的新生命、新內容;開設專業課以外的講座課、專家課,多角度擴大知識面,增強求知欲,獲取更多的專業知識。
關鍵詞:舞蹈培養,藝術論文,論文發表
Abstract: the modern art and calligraphy appreciation course. In art appreciation class, emphasizing the students from the respect such as colour, line, composition, artistic conception understanding melts connectivity between dance and art; In calligraphy appreciation, teach students from the ideological, artistic conception, rhythm, imposing manner, the respect such as layout understanding between dance and calligraphy can helps, this kind of course's purpose is to make students through the "migration" of knowledge, draw nutrition from all kinds of art, for dance practice. Invite the dance schools or other dance department professor, expert lectures, lecture; Please name as the folk dance artists spread the era have entrusted to folk new life, new content; Open classes, lectures outside class, expert class, multi-angle expanded aspect of knowledge, enhance the thirst for knowledge, get more professional knowledge.
Keywords: dance training, art paper, paper
一、普通高校舞蹈專業課程設置的思考與實踐
培養目標的實現是以課程體系的合理設置為基本保證和實現基礎的。為了實現綜合型、應用型舞蹈人才的培養目標,必須對以往課程體系進行較大幅度的調整和改革。為此,筆者以深圳大學師范學院舞蹈專業為基本實驗區基地,在借鑒全國各大專業院校和綜合性大學舞蹈本科專業的舞蹈教學經驗的基礎上,對舞蹈專業的課程結構、課程設置、教學目標、教學體系進行了深入研究,制定出了符合特區人才結構需求的舞蹈專業課程體系。這個體系包括如下三個板塊。
(一)公共課板塊
這一板塊基本沿用教育部制定的高等院校公共必修課程體系,未作改動。
(二)專業課板塊
這一部分是課程調整的重頭戲,也是實現培養目標關鍵所在。除了必須開設的舞蹈專業知識和技能課,如E蕾舞、古典舞、中外民間舞、現代舞、劇目與賞析等素材課之外,為了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特別增加了如下課程。1.舞蹈編導課程。如編導理論課和編導技法課。在編導技法課中,一方面講授編導技法理論,另一方面更注重實際編導技法的訓練,如單人舞編導技法、雙人舞舞編導技法、三人舞舞編導技法、群舞編導技法、現代舞編導技法、交響編導技法、少兒舞編導技法。最終能交叉、綜合運用并根據工作要求進行創編各種不同形式、風格的舞蹈。目的是使學生學會多種編導技法,突破只擅長運用一種編導技法進行創作的局限性。2.音樂類課程。包括樂理與視唱、曲式分析(以交響樂為主)、鋼琴伴唱、聲樂課。目的是在提高學生舞蹈與音樂感情能力的同時,培養學生的一專多能。這樣,當學生畢業從事教育工作時,既能擔任舞蹈或形體課教師,具備對學校藝術團進行輔導、創作、排練的能力,在需要時還能兼代音樂課。3.舞蹈教學法。目的是提高學生的舞蹈教學能力,懂得教學規律和基本教學方法,能夠用形式多樣的方法從事教學。4.相關技能訓練課程。包括電腦編輯技術、音樂剪接制作技術、舞臺燈光效果等。目的是訓練、學生運用現代科技手段進行舞蹈創作的能力。5.廣泛進行演出實踐活動,在積累舞臺表現經驗的同時,鼓勵學生通過個人創作或集體創作編排舞蹈作品,使他們通過參加各類文藝晚會及各類舞蹈比賽,提高專業水平和舞臺駕馭能力。6.強化到中小學實習的力度,在實踐中提高學生的舞蹈教學能力。7.規范考試環節。在每學期末考試期間,制定規范的能力評定考核標準,全體教師共同參加技能課程和說課的評定。
一般來說,無論是精英型人才或是普及型人才都有其用武之地,關鍵是無論什么樣的人才,都必須為社會所用,也就是說,人才的價值必須在社會實踐中得以實現。在現階段,我國普通高校舞蹈專業畢業的學生的主要就業渠道多為中小學、企事業部門及基層文藝團體。這些單位有以下共同特點。一是對職工的實際工作能力特別重視,很多單位甚至要求一專多能,如果畢業生到工作單位后,除了跳舞之外缺乏其他相關知識,不僅滿足不了工作要求,其自身發展也會受到很大的限制。二是現在的機關事業單位都存在一個共同的問題,就是人員編制定額一般都相對緊缺,在這種情況下,他們更愿意用有限的招聘名額找到一些“什么都能來一點”的多面手,或者至少有相當可塑性的人才。因此,普通高校培養把主要精力放在培養綜合型、應用型人,才是根據當前社會的實際需要特點作出的明智選擇。
(三)相關課程板塊
目的是擴大學生的知識視野,提高學生的文化層次,為今后可持續發展奠定良好的知識基礎。這一部分課程的設置相對難度較大,但我們堅持做下去,并取得了較好的效果。其主要課程如下。1.心理學、教育學課程。開設這兩門課程除了為學習舞蹈教學法提供直接的知識基礎之外,也是提高學生教學能力的基礎知識。此外,它們也是教師資格證考試的必考科目。2.文學欣賞課程。這一類課程對舞蹈專業的學生尤為必要,目的是奠定學生的文學基礎,擴大他們的知識視野,擴展他們的想象空間。
二、教革的效果
從2001年開始,深圳大學正式招收舞蹈專業本科生,至今已有在校生70多人,首屆畢業生17人。通過四年的教改實踐已經取得了效果。主要表現在以下方面。
(一)畢業生就業情況良好
以已經畢業的學生為例,其就業率達到100%,就業單位不僅有深圳市中小學校,亦有金融單位和公務員系統。用人單位均對我校的畢業生表示滿意和贊賞。
(二)畢業生專業水平提高
在教學改革初期,有人曾擔心這樣的教學改革思路會影響學生的專業水平,但實踐證明,教改不僅提高了學生的專業水平,也使教師的專業水平得到了長足的提高。例如,2005年,在廣東大學生藝術節活動中,由教師編導、學生參與演出的節目一舉獲得三個廣東省一等獎。在深圳市第三屆單、雙、三人舞大賽中,學生以自編自導的教學作業為基本題材,創作出的作品分別獲得兩個金獎、一個銀獎和兩個銅獎。這些成果的獲得,充分證明了我們的教改是有效果的。
SCISSCIAHC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