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15-05-04所屬分類:科技論文瀏覽:1次
摘 要: 摘要:電子電工專業,是培養具備電子技術和電氣工程的基礎知識,能從事各類電子設備維護、制造和應用,電力生產和電氣制造、維修的復合型技術人才的學科。以終身教育、素質教育、個性教育為基點,培養德、智、體全面發展,知識、能力、素質協調發展,能獨立
摘要:電子電工專業,是培養具備電子技術和電氣工程的基礎知識,能從事各類電子設備維護、制造和應用,電力生產和電氣制造、維修的復合型技術人才的學科。以終身教育、素質教育、個性教育為基點,培養德、智、體全面發展,知識、能力、素質協調發展,能獨立地分析和解決問題,適應“電氣工程及自動化”領域的各項工作,并在計算機應用技術方面有專長的寬厚型、復合型具有創新能力的中級技術工人。
關鍵詞:電子電工,工業制度,論文范文
學習基本電子器件和基本放大電路的原理、特性和主要參數,放大電路和反饋電路的常用分析、設計方法、集成運算放大器的結構、特點、技術指標、基本接法和典型應用電路,了解功率放大器、正弦波振蕩器和直流穩壓電源的工作原理。為學生正確分析電路和維修儀表打下基礎。
通過實驗,是學生掌握常用儀器、儀表的結構、工作原理、使用方法。掌握常用電子器件特性及主要參數的測試方法,并能合理選用。具有對一般電子電路接線、測試、分析故障及對實驗結果進行分析的能力。為學習計算機、及數字儀表打下扎實的基礎。
創新是一個民族的靈魂,是一個國家興旺發達的不竭動力。中職教育著力培養勝任現代工業崗位,擁有特定技能的勞動者。我在近幾年來電子專業教學教研中,著力于培養學生技術創新,提高學生動手實踐能力,重視開發他們手腦并用的潛能,并根據理論和實踐相結合的原則,在提高學生創新能力方面做了一定的探索研究。
一 激發創新意識,營造創新型教育環境
在電子電工教學中,我改變學生靜態、被動接受的地位,建立以學生為中心的實踐性教學模式,鼓勵學生積極、主動地去探究知識,利用學生對新事物感興趣的心理特點,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例如,在講數據傳送指令時,詢問學生如何用單片機將實驗板上的8個發光數碼管輪流點亮。針對這個問題,學生討論實現相同目的的不同實現方法,不用單片機能讓8個發光數碼管輪流點亮,這在數字電路課上早已學過。有的學生說:用單片機來控制,肯定要用到軟件。我抓住這句話,過渡到這節課要講的指令上。用哪些軟件呢?又提出問題。用數據傳送指令。MOV類指令,我開始跟學生講解各類MOV指令,并在WAVE仿真系統中,把每條指令的執行過程和執行結果演示給同學們看。在掌握了這些基礎知識后,我又提問:有了這些指令,怎么才能控制發光數碼管呢?我留了約20分鐘的時間給大家,有的學生思考,有的學生開始翻書,有些學生開始討論……我根據每班學生不同的情況,采用了如下幾種教學方式:(1)對于學生表現得很茫然的班級,我在PPT上畫出實驗板的硬件電路圖,寫出軟件程序中的一條指令MOVPI,#OFEH,繼續引導他們思考。(2)對于有幾位學生已有思路的班級,我在黑板上只畫出實驗板的電路圖,鼓勵那幾位同學說說思路或寫寫指令。(3)對于思維活躍的班級,我鼓勵他們自己設計電路圖和配套的軟件。當大部分學生已清楚這個過程后,我開始演示實驗現象,并留下課后問題:除了實驗板上的PI口控制發光數碼管,其它的口可否?如何設計軟件硬件?并在實訓課時,讓學生動手驗證自己的想法是否正確。
二 注重實踐,培養創新能力
對于現在中職學生說,都具有文化程度參差不齊、理論基礎水平較薄弱的特點,面對復雜且枯燥的理論推導以及難記的式子,學生往往不感興趣,缺乏學習熱情。所以,在教學過程中要采用重實踐,輕理論策略,這樣既能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又能通過實踐來掌握理論,在實踐中鞏固理論,用理論指導實踐,從而達到較好掌握知識、提高實踐能力創新能力的目的。
如在《電子技術》半導體及放大電路教學中,其主要目的是使學生學習并掌握半導體器件的特性、使用、測試方法以及放大器工作原理等。我把一些實際單元電路小制作搬到課堂上,有針對性地把教材需要掌握的知識和單元電路融合起來,并且在實驗報告編排上也下點功夫,就會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 采取多種教學手段,培養創新思維
對于電子技術教學而言,最有效的手段是多媒體網絡教室、計算機、投影儀等。充分利用這些現代化的教學設備,可以大容量、快節奏、高效率地進行教學,使學生順利地掌握知識,加強學生創新思維的培養。布置任務,如果僅僅靠語言的描述,顯然是很蒼白的,有了畫面就直觀、易懂,任務明確的同時又可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當需要講解一些必要的操作時,可以利用多媒體網絡實時播放教師的操作過程,使每一個學生都能清晰、準確地看到,從而明確操作方法。多媒體技術在模擬電子技術課堂教學中可以合理利用視圖表達各種元件及電路圖的結構及工作原理。
四 逐漸加大綜合性實驗、研究性實驗的比例,提高創新能力
一個產品的最終完成,光靠理論上的分析和研究是遠遠不夠的,它必須是理論與實踐的有機統一,要求學生有較強的動手能力,能熟練地掌握和使用各種相關的儀器,對元器件進行全面的測試,了解掌握各種元器件的技術參數,集成塊的具體情況,計算出各種元器件在電路應用上的數值,最終才能完成自己設計的電路圖稿。通過認真地設計、制作、安裝、調試,不但使學生可以全面了解和掌握整個課程設計的全過程及產品制作過程的具體環節,真正使學生從原有的感性認識逐步過渡到理性認識,再融合到實踐操作中去,做到理論和實踐的有機統一,從而達到質的飛躍;而且可以充分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最大限度地發揮各位學生的聰明才智,有利于加強學生的設計能力、動手能力和解決問題能力的培養,同時也是考核學生是否具有創新意識和能力的重要手段。
總之,創新思維是學生實現自我創造力的基礎,創新思維能力的培養和發展,對學生各方面的發展,尤其對其今后的發展意義重大,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就是一項迫在眉睫的首要任務。而學生在職業中學期間是培養創新能力的關鍵期,作為教師必須抓好這一時期,使學生養成一個良好的行為習慣,為學生以后發展奠定基礎。
SCISSCIAHC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