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18-03-14所屬分類:科技論文瀏覽:1次
摘 要: 改造棚戶區對于改良居民的生活水平有重要的作用,對于推動城鎮化建設也具有重要的作用。在棚戶區改造過程中,戶型設計是一項重要的工作,只有通過較好的設計才可以擁有較好的生活質量,這對推動我國小戶型住宅的發展有重要的指導作用。下面文章根據小戶型在
改造棚戶區對于改良居民的生活水平有重要的作用,對于推動城鎮化建設也具有重要的作用。在棚戶區改造過程中,戶型設計是一項重要的工作,只有通過較好的設計才可以擁有較好的生活質量,這對推動我國小戶型住宅的發展有重要的指導作用。下面文章根據小戶型在棚戶區的改造功能定位進行研究,針對小戶型的設計重點進行研究,希望對我國棚戶區改造起到指導作用。
【關鍵詞】棚戶區改造,小戶型設計,設計要點,空間舒適性
1 引言
近年來,隨著我國城市化得到快速發展,各城市的人口也在逐漸增加,建設用地與城市發展出現了一定的矛盾。因此,在城市建設過程中,在保證城市古跡不被破壞的前提下,實現對棚戶區進行全面改造,使居民居住、生活環境得到提高,對我國城市發展有著非常現實的意義。
棚戶區作為20世紀解決居民基本生活條件建設的大量平房,其建筑質量和規劃已經無法滿足現階段的需求。而且棚戶區在衛生、消防、防疫以及水電等方面存在諸多不足,這對保證居民生命與財產安全帶來極大的隱患。因此,進行棚戶區改造已然成為迫在眉睫的任務。
2 小戶型對于棚戶區改造具有的作用及其功能定位
2.1 小戶型具有的主要作用
因為大多數棚戶區居民并沒有過多的經濟收入,所有選取小戶型作為其改造戶型,可以很好地滿足棚戶區居民實現高質生活的需求,同時小戶型也是我國商品住宅當中的一項重要組成[1]。
因此,在進行小戶型設計過程中,應將戶型面積設定在90m2以下,同時保障建筑舒適與經濟性。進行棚戶區改造過程中,通過小戶型設計不但可以在有限土地面積中容納更多的住戶,而且對城市人口擁擠也有著很好的解決。此外,對經濟收入相對偏低的棚戶區居民來說,能夠有效減少其住房壓力和相應的經濟壓力。
2.2 小戶型設計主要功能定位
在對小戶型設計時,要滿足如下三點功能定位:第一,小戶型住宅必須滿足管線合理、采光通風、家庭電氣化與智能化、環保節能等最為基礎的需求。第二,小戶型設計必須要滿足國家規定,同時住宅內部功能空間也要符合居家要求,決不能因面積配比存在不合理,導致其功能無法實現[2]。第三,細節設計也應到位,諸如對衛生間設計時要對洗衣機和浴盆等相關設施的尺寸加以考慮,同時對設備門開啟與布置進行有效規劃;對廚房設計來說,應該采取相對緊湊的U形和L形作為主要方案,同時使餐廳與廚房實現隔離等。
3 小戶型設計要點分析
3.1 戶型面積合理
棚戶區改造過程當中,在住宅建筑面積上要加以控制,使其主要在50~90m2范圍內,根據實際情況可對其進行適當放寬,但面積不能超過120m2。由于棚戶區居民在經濟水平上相對較低,無法承擔城市商品房購買壓力。因此,在進行戶型設計過程中要對居民的實際情況進行分析,進而滿足整個棚戶區居民各自的需求。
隨著我國住房商品化進程基本完善,部分家庭擁有較多的人口,而且其經濟條件還相對較好,可以選擇面積相對大些的戶型,在戶型設計時可以設計少量大面積的三室兩廳或者是四室兩廳。對于超出面積應該按照相關規定,使其以高于成本價格進行購買。這樣既能夠保證棚戶區改造對居民生活環境有所改善,而且對部分經濟能力尚可的居民實現高質生活有所幫助。
3.2 提高空間舒適性
3.2.1 壓縮公攤面積
通過壓縮公攤面積能夠有效增加各戶型的實際使用面積,對舒適度的增加也有著很好的作用。在滿足國家相關規范與要求的基礎上,可以將樓梯間尺寸設計為2.4m×4.8m,軸線建筑面積為11.52m2。如果該樓梯服務的是一梯兩戶的戶型時,每戶所需分攤的公用面積為5.76m2,如果是一梯三戶的話僅有3.84m2,一個樓梯由服務兩戶增加為服務三戶,可以使分攤面積降低1.92m2。對于整個棚戶區改造當中的面積分布情況來看,公攤面積在住宅建筑面積中僅為很小的一部分,進而使每戶的實際使用面積得到很大的增加。
還有可以采用樓梯間面積為2.7m×6.9m,軸線建筑面積為18.63m2,設計為一梯五戶的設計方案,由五戶共同分攤公用面積,每戶僅為3.72m2,相比于一梯三戶的公攤面積更少。對此應該根據實際情況,選取公攤面積盡可能小的方案,使居民實際的居住空間面積增加,對居住舒適性也有著很大的提高。
3.2.2 功能區布局合理
要想保證居住環境的舒適性,住宅內部功能區也要布局合理,功能區主要分為休息區、廚衛服務區和起居活動區三大部分。目前,我國住宅當中的臥室已經不再具有多功能性,主要功能是睡眠和存放衣物等,所以要求臥室應該輕松和寧靜,具有較好的私密性。人們白天通常出去工作和學習,即便是在家也不在臥室開展起居活動。因此,臥室的朝向和日照并非特別重要,完全可以將臥室不作為朝南的空間。但是起居室作為人們日常在家主要的活動空間,應該盡可能保證其朝南。
這主要是由于客廳已然是人們起居之后開展各種活動的空間,不但要具有足夠的活動空間,而且視野也要相對較好,充足的日照對于白天所處的時間最長的客廳非常有必要。盡可能對冬季陽光進行利用,可以使房間內的溫度普遍增加。同時,在夏季可以有效地形成過堂風,使室內溫度有所降低。客廳的設計面積相比于臥室更大,并使其保持朝南,擁有較好的節能效果[1]。
3.2.3 空間尺寸合理
小戶型設計也要符合人性化,使其能夠滿足人的心理和生理、精神與物質等方面的需求,構建一個高雅且舒適的居住環境,保證居住者在其中能夠享受到居住的快感與趣味。空間尺度對整個房屋的居住舒適度有著直接影響,對居住者平時的心理與生理有著較大的影響。通常而言,功能空間均有著最低的寬度尺寸要求,例如,起居室應大于3m、廚房不小于1.5m、主臥室和次臥室分別不小于2.7m和2.1m。只有滿足這一要求才能保證室內家具擁有足夠的布置空間,人的日常活動才能便捷。
同時在功能劃分上也要滿足多種用途,對于符合1~2人使用的一居室而言,面積應該滿足人體工學對尺寸的最低限制,即客廳面積大于12m2、臥室面積超過10m2,即便兩者合二為一也要保證面積在20m2以上,而且服務性的廚房和衛生間面積應該在5m2和3m2以上。此外,應保證陽臺、冰箱、熱水器和洗衣機等具有專門的放置位置,進而使住宅的舒適度得到保障。在對棚戶區進行改造的過程中,要想保證小戶型具有的品質,首要的便是確保各個功能區間面積與尺寸符合要求,這樣才能使小戶型住宅擁有較好的使用性能。
4 結論
棚戶區改造和住宅設計過程中均要將以人為本作為原則,這樣才能使兩者更好地為人民服務。在棚戶區改造時采取小戶型設計,不僅能夠符合居民日常的物質與文化需求,而且可以降低建筑成本與資源利用,對城市發展擁有極大的優勢與意義。因此,設計人員開展設計的過程中,要將改善人們生活水平和滿足人們日常需求作為設計理念。通過有效的設計可以使我國城市居民擁有更好的居住和生活條件,同時對推動我國小戶型建筑發展有著一定的借鑒意義。
【參考文獻】
【1】王鵬.小戶型住宅舊房改造中功能的最大化研究[J].美與時代:城市,2015,3(3):73-74.
【2】蕭喻.自然光在小戶型空間設計中的作用分析[J].裝飾,2014,10(10):141.
推薦閱讀:城市住宅雜志工程師論文征稿啟示
《城市住宅》(月刊)創刊于1994年,由亞太建設科技信息研究所、中國建筑設設計研究院主辦。是城市市長、建筑管理部門、規劃建筑設計、開發建筑部門、建材部品企業、物業管理公司、家居裝飾行業及購房人都關注的一本精品期刊。雜志有高度和廣度,有理論有個案,有前瞻和實用,有宏觀和微觀,是城市住宅領域與部權威的百科全書。
SCISSCIAHC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