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13-12-23所屬分類:教育論文瀏覽:1次
摘 要: 由于小學語文教學和初中語文教學在教材選取和教學方法上都存在著差異,為避免教學的脫節,教師就要做好教學的銜接工作。本文從學習興趣、學習習慣、教學方法、學習方法、教學評價等方面探究中小學語文教學銜接的有效策略。
論文關鍵詞:中小學,語文,銜接,教學,策略
論文摘 要:由于小學語文教學和初中語文教學在教材選取和教學方法上都存在著差異,為避免教學的脫節,教師就要做好教學的銜接工作。本文從學習興趣、學習習慣、教學方法、學習方法、教學評價等方面探究中小學語文教學銜接的有效策略。
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大多是以字、詞為教學重點,而在初中教學中,教師則傾向于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根據中小學生在學習方法、學習重點上的不同,要實現語文教學的銜接工作,初中教師就要盡可能地借鑒與學習小學教師通過唱歌、游戲、模仿等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方法,改善自身的教學策略,引導和幫助學生主動、積極參與到學習活動中,從而提高他們的語文素養。那么,在初中教學中,教師該如何實現中小學語文的銜接教學呢?
一、要注重學生學習興趣的銜接
小學語文多是以提高學生識字、朗讀等基礎能力為主的課程。初中生與小學生相比,對語文學習的興趣有延續也有分化,教學中要抓住學生的興趣點,著力實現中小學生在學習興趣上的銜接。例如:初一學生喜歡聽故事,教師可以利用這一點讓學生在故事中學習語文知識,如在教學《紫藤蘿瀑布》時,教師用生動、形象的語言描述紫藤蘿花的特點,在激發學生興趣的同時,喚醒學生兒時的記憶,啟發他們以深入的“眼光”看待紫藤蘿、認識紫藤蘿,引導他們用心領悟藤蘿花的生命力,以及分析紫藤蘿與社會之間的關聯;從學生的興趣入手,啟發和培養他們的情趣與想象能力,從而加深他們對課文的理解,進一步調動他們學習語文的積極性。
二、要注重教學方法的銜接
初中教師要延續小學老師常用的情景教學模式,根據初中新生在語文學習上的掌握程度,實行分層次地教學,選擇一些活潑有趣、學生樂于接受的語言材料,靈活調整課堂教學內容以及學習進度,引導學生運用所學知識進行課堂交流互動。如在教學《皇帝的新裝》時,教師可以引導學生發揮自己的想象力,進行情景表演,模擬皇帝穿著新裝游街的情景,讓學生分角色表演,增添教學氛圍。教師還可以在學生表演過程中進行鼓勵,緩解他們在課堂上的緊張情緒,讓他們慢慢融入到初中課堂的教學氛圍中來,以行之有效的教學銜接策略,激發他們學習語文的興趣,提高學生學習的效率。
三、要注重學習方法的銜接
在初中語文教學中,教師還要有針對性地對學生在小學階段的預習、聽課、復習等方面進行調查,了解小學生的學習方法,教給學生更好的學習方法和策略。例如:在教學《濟南的冬天》時,教師可以指導學生反復閱讀課文,讓學生在跟讀、齊讀、分角色朗讀中思考這樣幾個問題:1.文中描寫濟南冬天的景物有哪些?2.文中哪些地方運用了比喻和擬人的寫作手法?3.作者是怎樣使情景交融的?通過提出這些問題,讓學生進一步了解和學習課文內容,培養他們在閱讀中有意識思考的習慣。對于剛剛步入初中的學生,他們對教師的教學思路不是太了解,因此,教師要盡可能地幫助學生適應初中生活,因材施教地對其進行指導,實現他們在學習方法上的有效銜接。
四、要注重教學評價的銜接
評價是語文課程的重要組成部分,教師的語言評價對學生有著判斷、引導、鼓勵的作用。在初中語文教學中,教師應用鼓勵性的評價方式與學生進行交流與探討,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例如:在教學《月亮上的足跡》時,教師可以讓學生在快速閱讀中,歸納和總結文章內容,引導學生大膽發言。在小學階段,教師大多是以頒發五角星、小紅花等以示鼓勵,初中教師可以借用這種形式,用表揚欄里的紅旗給予學生肯定與鼓勵。對回答不全面或不正確的學生,教師要及時地給予相應的指導與幫助,鼓勵學生主動、積極地參與到語文教學中來。
總之,在初中教學中,教師要做好中小學教學的銜接工作,根據學生的習慣和學習興趣,運用不同的教學方法,對學生進行有效的學習指導,使其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實現學習興趣、學習習慣、教學方法、學習方法和教學評價的過渡與銜接,從而培養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
SCISSCIAHC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