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14-07-08所屬分類:經濟論文瀏覽:1次
摘 要: 論文摘要:財務主管應在企業投資活動中發揮重要作用。對于金融投資,應了解發行股票(債券)企業的財務與經營情況,企業資產質量情況、發展趨勢及各種風險的大小等情況;對于實業投資,應在立項、可行性研究、日常管理、收益分配及清算處理等環節上進行預測、分
論文摘要:財務主管應在企業投資活動中發揮重要作用。對于金融投資,應了解發行股票(債券)企業的財務與經營情況,企業資產質量情況、發展趨勢及各種風險的大小等情況;對于實業投資,應在立項、可行性研究、日常管理、收益分配及清算處理等環節上進行預測、分析和籌劃,協助企業負責人做好相應的投資決策工作。
本文選自《財會通訊》雜志是中國創辦的第一家省級綜合性專業刊物,是湖北省社會科學界聯合會主管、湖北省會計學會主辦的全國會計類核心期刊、全國中文核心期刊。
引言
隨著我國加入世貿組織和經濟體制改革的不斷深入,在以經濟建設為中心,促進國民經濟發展的當今社會中,企業管理以財務管理為中心是新經濟形勢的產物,是社會經濟發展的客觀需要。
財務管理一般包括財務預測、財務分析、財務計劃、財務決策、財務控制、財務監督、財務檢查、財務診斷等環節。這些環節與企業管理息息相關,是一個完整的理財循環活動過程,是控制和管理的核心。只有搞好財務管理,才能準確地把握企業經營狀況和各類資產的價值狀況,保持合理的資產結構,提高資金利用率,堵塞經濟漏洞,從而增強企業的發展和競爭能力。因此,企業管理應以財務管理為基礎為中心點,緊抓財務管理這個“綱”,方能收到“綱舉目張”的良好效果。
企業最大的資源是人力資源,企業財務主管在企業中職責重大,應具有較高的綜合素質和能力。
一、財務主管職能
職能,它表示事物發揮某種作用時被賦予的權力。財務主管職能指財務主管這一職務應當擁有的功能。財務主管的重要地位與財務主管的職能關系密切,現代財務主管通常應具有以下主要職能:
1、進行財務分析
對財務資料的分析是財務主管的一項重要職能。財務分析是在會計分析基礎上,應用專門的分析技術方法,對企業價值創造過程,財務活動和財務關系進行的評價剖析,以實現財務目標的行為。一般認為,企業決策的信息有60%以上來自會計部門。會計信息系統向各類信息使用者提供的應當是對決策有用的信息。發揮會計信息作用的關鍵是對真實的會計資料進行科學分析,以揭示財務數據所涉及的經濟活動所隱藏的經濟行為的本質及其發展趨勢。
2、測算現金流量,合理運用資金
財務主管必須正確籌劃現金流量。現金流量籌劃得當,企業就可以經濟有效地運用各項資金,避免風險,提高盈利水平,促進生產的健康發展。現金流量籌劃不當,就會降低資金的利用效果,導致資金周轉困難,財務狀況惡化,甚至喪失償債能力,使企業陷于破產或倒閉境地。
《財會通訊》的發展與日俱增,刊物銳意,以人為本,加大了財會新聞的開發和挖掘,實現了由關注學術向關注實務的轉變;大膽推出《財會通訊.理財版》、《財會通訊.學術版》雙品牌戰略,每月出版兩期,細分目標讀者群,提供更為專業的學術服務;并與中國最大最權威和最專業的的會計信息ICP服務商《東方會計》聯合,組建現代會計,完成了紙介與電子的融合,豐富了競爭能力。《財會通訊》雜志財會專業刊物。探討財會理論,交流工作經驗,解決實踐中的問題。介紹國內外財務會計理論研究中的新進展及相關資料。 《財會通訊》雜志創刊于1980年,是全國第一家會計專業綜合性刊物獲"全國中文核心期刊"、"全國十大財會名刊"和"湖北省優秀期刊"稱號,讀者遍及海內外。 《財會通訊》雜志主要反映財會工作實際、報道財會考試信息、追蹤財會熱點、提供財會研究園地。
3、適時籌措資金
企業經營過程中出現現金流出量大于現金流入量時,財務主管應履行籌措資金的職能,及時籌集資金,使流動的“血液”不致中斷,保證生產經營過程的正常進行。
4、編制財務計劃
編制財務計劃是進行財務管理的重要手段之一,是財務主管的重要職能。財務計劃是對企業在計劃期內,以貨幣形式反映生產經營活動需要的資金及其來源,財務收入和支出,財務成果及其分配活動的事先安排。編制財務計劃有利于控制計劃期內現金流入量與流出量,有利于資金供應和調度,保證生產經營活動的持續進行。
5、參與投資管理
財務主管應在企業投資活動中發揮重要作用。對于金融投資,應了解發行股票(債券)企業的財務與經營情況,企業資產質量情況、發展趨勢及各種風險的大小等情況;對于實業投資,應在立項、可行性研究、日常管理、收益分配及清算處理等環節上進行預測、分析和籌劃,協助企業負責人做好相應的投資決策工作。
6、協調財務關系
財務主管應當較好地處理企業內外復雜的財務關系。無論是企業與財政、稅務、工商、銀行及其它企業等外部單位,還是企業內部財務部門與相關負責人、其它部門及職工之間的關系,財務主管都應當進行有效的協調,保障企業財務活動的順利進行。
二、財務主管的素質
1、職業道德素質
一個健全的市場經濟體系,除了要有完善的法律和法規之外,道德的力量是不容忽視的。一位哲人說過:“道德常常能填補智慧的缺陷,而智慧卻永遠填補不了道德的缺陷。”
財務負責人首先是會計人員,就要遵守會計職業道德。會計職業是技術方法與理念并重的職業,它與其它純粹的技術性的職業不同,它大量依靠會計人員的職業判斷,時時受到道德水準的影響和制約。盡管職業道德的力量對會計行為雖然沒有絕對的約束力,它對會計誠信問題的解決也絕非萬能,但是一旦會計道德能普遍成為會計行業自覺行為,將會形成無比強大的道德約束和輿論監督力量,其作用是不可估量的。
前國務院總理朱?基要求所有會計人員恪守“誠信為本,操守為重,堅持準則,不做假賬”的十六字箴言,保證會計信息的真實可靠。新時期的企業財務主管更應以“誠實、守信”作為最基本的職業道德要求自己,管理好團隊,在工作中不斷提高自己綜合素質和能力,為社會創造更好更多的經濟效益。
職業道德主要內容:
(1)良好的道德修養
財務主管隨時應加強自身品德修養,對人誠實、正直、寬容,嚴于律己,清正廉潔。理財活動牽涉許多方面的利益關系,財務主管應在理財過程中做到實事求是、光明磊落、遵紀守法、廉潔奉公和按章辦事,始終經得住各種利益考驗。財務主管一要干事,二要干凈,干事就要勤干事、干實事,干凈就要心干凈、手干凈。
(2)較強的敬業精神
財務主管的敬業精神是對財務事業執著追求的崇高境界,是一種維護本職且健康發展所要求的對社會、對自身負責的工作態度。財務主管應當熱愛本職工作,把工作視為實現自身價值的載體,努力做到勤懇踏實、追求卓越、自覺學習相關的知識與技能,不斷提高自身的業務水平。企業的高層領導要求財務主管在企業理財工作中獨擋一面,能分擔企業經營活動中籌資方面遇到的各種挑戰和困難,能對各種經營決策提出合理化建議;財務人員希望財務主管能認真負責帶領他們做好工作,提高自身專業素質。這就要求財務主管在困難壓力面前不能畏縮和逃避,時時應以企業利益為重,不做任何不利于企業的事情,要嚴格遵守財務規章制度,保守企業商業機密,自覺維護良好的企業形象,積極為企業發展提出創造性的意見和建議。
2、知識素質
現代社會,知識日漸成為重要的生產要素和主要的經濟增長源,財務管理將是一種知識化的管理。財務主管的能力大小,素質高低,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個人的知識水平的高低。財務主管作為企業財務部門的負責人,更要注重提高知識文化水平,掌握相關的理財知識。
理財過程中應當掌握的知識主要包括:
(1)必備的會計知識
財務管理活動最重要的信息來源是財務資料,企業的主要經濟活動在會計賬目中都會有所體現。財務主管進行財務決策離不開會計賬目提供的信息。財務主管必須扎實地掌握會計知識,尤其是新頒發的與國際接軌的各項會計準則和各項財務領域的政策性規章制度,對財務會計工作更是具有現實的指導意義。
(2)應有的相關專業知識
財務主管必須掌握相關的專業知識,如審計知識、財務管理、投資決策、股票、經濟法、稅務、證券等經濟知識,以及應用寫作學、計算機應用等相關科學知識。財務主管知識越全面,思考問題就越細心,工作開展就會越得心應手。
(3)擴展的微觀與宏觀經濟學知識
微觀與宏觀經濟學知識有助于財務主管把握經濟形勢對企業經營活動的影響。經濟形勢離不開宏觀經濟學中對政府貨幣與財政政策的知識,微觀經濟學中邊際成本與邊際效益以及市場運作原理對于正確地進行財務決策同樣至關重要。
此外,財務主管要了解企業環境、經濟環境和競爭環境等,還必須對企業產品的生產經營情況和生產工藝流程有所了解。產品性質不同,所需資金的運轉情況便不一樣,財務主管應當科學合理地進行分析企業各種經濟活動,才能向業務部門清楚地陳述即將作出的決策對財務指標產生多大程度影響,企業資源將如何有效合理配置,哪些企業財務目標將不能實現以及稅收負擔將產生怎樣的變化等財務問題。
三、財務主管的能力
有知識而缺少相應的能力不能勝任財務主管工作的需要。優秀的財務主管應具備以下一些能力:
1、組織能力
組織能力是財務主管的重要才能之一。為了獲得理想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作為企業財務部門的最高首腦,應對被管理者實行有效管理和控制。財務主管,應能夠合理地使用手下的人才,使他們“人盡其才,才盡其用”變成自己手的延伸,腿的延伸,身的延伸以及腦的延伸。財務主管不僅能夠將所轄人員“撒”出去,放手讓他們工作,“各盡其能,各司其職”,而且要能夠采用有效地控制手段,對它們的行動方向、行為方向和行為效果實行“遙控”,從而形成以他為中心的“內核”集體。為此財務主管應誠信做人,講信譽,工作中激發出每一位團隊成員的熱情,挖掘出他們的聰明才智與潛力,讓別人愿意合作,及時做好各自崗位的本職工作。
財務主管需按照既定的財務計劃目標和考核標準對財務活動進行監督、檢查,將財務活動結果與財務計劃目標對照,發現偏差找出原因并加以解決,確保財務計劃目標的實現。當財務活動與財務計劃不符或完不成計劃時,財務主管要采取措施或調整原計劃目標。財務主管的組織控制能力決定著企業財務計劃和財務目標的實現程度。
2、表達能力
表達能力是財務主管的一項重要能力,也是一項基本功。表達能力包括口頭表達能力和書面表達能力兩方面。口頭表達能力,即說話能力,表現為一個人對演講、對話、報告、討論、談判等各方面的技巧與藝術的運用。書面文字表達能力,也就是文字水平的能力,對財務主官,主要是對發展規劃、財務報告、總結等的寫作能力。
財務主管主要是運營資金有關的事務,企業各種經濟活動都會通過資金形式集中到財務部門,財務部門往往成為各種矛盾的匯集地,需要有效地進行交流與溝通。財務主管表達能力強,易于協調平衡內外各種利益關系,獲得別人和其它部門的支持,減少彼此之間的分歧,為理財活動爭取一個相對寬松的內外環境。
3、分析判斷能力
企業理財業務既專業又具有挑戰性,實際工作中遇到的許多問題往往有多個解決方案可供選擇,各種方案產生的后果很可能一樣,選擇什么樣的方案取決于主管的分析判斷能力。分析斷能力取決于財務主管對各種情況的了解以及工作的經驗。
4、參與決策能力
財務主管對企業整體情況尤其是財務情況了解比較全面,財務主管的價值在于“正確地決策事情”,同時幫助每一位團隊成員“把事情做正確”。因而,財務主管有可能也有必要為企業發展出謀劃策。財務主管應從盡可能降低耗費、用好資金,提高經濟效益的要求出發,從財務角度對各種決策方案進行分析,研究和評價,然后選擇一個最佳方案,為企業決策當好參謀。
5、用人能力
溫家寶總理說,領導者一定要關心人才,愛護人才,支持人才干事業。對待人才,要指導他們,使他們敢于創造性地開展工作;要提高他們,使他們通過學習不斷提高水平。要正確對待他們,鼓勵人才出成就,也允許人才犯錯誤,并幫助他們改正;要嚴格要求他們,加強自律;要照顧他們的生活。
財務主管要注重有效地培養和使用骨干人才、借助骨干力量,帶動財務工作的順利開展。同時要注意適當分權,培植下屬員工的工作熱情,使自己從繁瑣的事務中解脫出來,集中精力考慮和作好全局性的財務管理工作。
當前社會經濟環境在不斷地發展變化,科技在不斷地進步,企業面臨著各種挑戰,財務主管應具有發展的眼光,能預測變化趨勢,及早作好準備,積極主動地采取各種措施適應變化,努力管理好財務工作,使企業在日趨激烈的競爭環境中發展狀大。財務專業知識和技能在不斷地推陳出新,財務主管應具有持續學習新知識能力,更應具有較好道德修養和協調溝通能力等綜合素質,才能勝任企業財務領導崗位工作的需要。
SCISSCIAHC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