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0-06-15所屬分類:管理論文瀏覽:1次
摘 要: 摘 要:隨著城鎮一體化建立的逐步推進,我國城市規劃項目也在不斷發展,但是發展過程中仍然存在一些亟待解決的問題,其中,城市內澇問題帶來的社會影響和隱患巨大,不僅造成了財產安全受損,也導致人們的生命健康受到威脅。無論是從城市安全角度還是從市政工
摘 要:隨著城鎮一體化建立的逐步推進,我國城市規劃項目也在不斷發展,但是發展過程中仍然存在一些亟待解決的問題,其中,城市內澇問題帶來的社會影響和隱患巨大,不僅造成了財產安全受損,也導致人們的生命健康受到威脅。無論是從城市安全角度還是從市政工程分析,都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只有優化融合各個領域,從城市規劃的全局性視角出發,才能確保城市內澇項目得以優化解決。本文從城市規劃和城市內澇系統的內涵出發,對城市視角下內澇防治結構的創建路徑展開了討論,旨在為相關部門提供有價值的意見,以供參考。
關鍵詞:城市內澇;成因;防治措施
引 言
所謂城市內澇,是指由于強降水或連續性降水超過城市排水能力,致使城市內產生積水災害的現象。
城市內澇在中國比較普遍。從發生的區域來看,以前主要發生在一些沿海地勢比較低的地區,現在內陸城市也經常發生。過去城市建設用地面積小,可選擇的區域比較大,一般都選擇地勢比較高的地區建設;而現在城市用地十分緊張,可選擇的余地少。隨著現代城市的建設,排水內澇方面也出現許多新問題,例如過街的地下通道、鐵路橋、公路橋等地降雨后會出現積水現象。
城市內澇的主要原因
城市排水系統日常管理維護滯后,國民素質不高。
國民的某些不文明習慣也是導致排水管道堵塞、維護困難的重要因素。例如:一些人圖方便,將垃圾傾倒入排水管網;清潔工人將垃圾、樹葉等直接掃入雨水口等。國內很多城市的老城區都是雨污合流排水體制,城市中最容易發生排水管道堵塞的地方是餐飲業集中的地區。餐飲業產生的廢水中含有大量菜葉、瓜果皮和動物毛皮等,這些物質與排放的油脂混葉、瓜果皮和動物毛皮等,這些物質與排放的油脂混阻塞管道。
相關期刊推薦:《中國新技術新產品》(半月刊)創刊于1993年,是由國家科技部主管、中國民營科技促進會和科技部火炬高技術產業開發中心主辦的指導性科技期刊。讀者定位科技管理者、部委、各地科技廳(局)、產業界、工商界、學術界、科技系統、高新園區、孵化器創業中心、軟件園區、技術轉移中心、大學科技園、特色產業基地所屬機構、中高企業、高交會、廣交會、行業展會、中外投融資機構及科技創新推動者、管理者、實踐者及創新成果發明人、采購人、經紀人等。內容定位信息電子、生物技術、新能源、新材料、先進制造與自動化、現代農業、資源環境等。
高強度降雨是引發內澇的直接原因。
由于城市建筑工程的快速發展,導致大部分混凝土、水泥以及瀝青大量的應用到城市中,從而產生了熱島效應以及雨島效應等,熱島效應主要就是指城市地區內的瀝青等構成部分木身的導熱率比較高,空氣污染比較嚴重,從而吸收的太陽能就會更多,大部分的人為熱就會進入空氣中,并且建筑工程十分密集,無法有效的擴散大量的熱量,從而容易形成高溫中心,并且向外圍遞減。熱島效應導致中心城區具有充足的水汽,并且隨著氣流的不斷上升最終達到飽和的狀態,直接影響到氣流的運動狀態,大氣中的污染物就會形成足夠的降雨凝結核,最終導致暴雨現象的發生。
缺乏科學有效的應急預案和措施。
就排水來說,需要基于在線監測數據建立報警和預警功能,需要基于氣象預測數據快速分析排水管網的運行負荷情況,需要制定真正能解決復雜管網負荷不均衡的應急預案,需要建立應急預案與真實應急場景的有效關聯機制,需要用復雜的分析方法通過簡單的操作界面和結果顯示界面支持應急決策,建立一套“內部復雜,界面簡單”的聯動機制。
地形地貌的發展導致排水的不平衡
由于我國城市規模不斷的打一大,進一步影響自然蓄水能力,尤其是水庫以及水溝等地方受到了巨大的破壞,從而直接影響到雨水的自然調蓄分流功能。城市用地的增加就會進一步增大硬質地面的鋪裝面積,硬化地表以及建筑屋面的增加會進一步阻礙了水循環系統的蒸發以及下滲等過程。城市的可滲水地面不斷減少,最終導致大量的降水只能通過地下管道進行排除,從根本上增加了城市低洼地積水現象。
排水管網設計標準偏低,排水系統年久失修。
目前,我國省會以上城市的排水標準一般只有一年一遇到兩年一遇,其他城市的排水標準更低。城市老城區的管網及泵站系統建設年代較久遠,選用標準較現行標準低,少數新建城區開始采用三年一遇或更高的排水標準。即使是三年一遇的標準,在近年來動輒幾十年一遇的暴雨而前也顯得力不從心。
城市內澇的主要防治措施
2.1完善城市排水規劃,制訂符合地區實際的規劃建設方案。
城市建設的好壞與是否有一個統籌合理、理念先進、符合當地實際的城市總體規劃密切相關。城市排水工程規劃是城市總體規劃中的一個專項規劃,其優劣直接影響城市排水系統建設的好壞。各城市應根據自身發展的總體要求,結合當地水文氣象資料,并根據新、老城區的不同特性,實事求是地確定排水工程的近遠期建設規劃,以指導排水管網系統的建設及改造。此外,還應適時更新城市規劃管理理念,將滲透、調蓄等措施體現在前期規劃中。
2.2在城市規劃和建設過程中,需要控制降雨徑流過程,采取相應措施進行排澇。
增強城市的蓄水能力;
增強城市的蓄水面積;
構建可持續的雨水系統。
蓄水措施實際上有很多,如果能夠增加水面的話,增加水面;如果沒有場地增加水面,可以增加地下的一些蓄水設施,包括綠化地面、公共場所、運動場以及其他的廣場等,可以修得比一般的路面稍微低幾十公分,這樣可以有很大的蓄水能力。到暴雨的時候臨時蓄水,暴雨過后,再排出去。蓄水實際上是可以下滲的,下滲可以補充地下水,這個對北方地區非常重要。
2.3加強平時排澇管理及暴雨應急預案。
對于城市已建的排水管網系統應加強管理和維護,制訂城市防汛排澇預案并落實具體措施,加強防范和宣傳力度,讓市民進一步了解市排水設施現狀和管理所而臨的問題,增強市民愛護城市排水設施的自覺性和積極性。
2.4排水系統建成后,注重運行管理。
注重管網的巡查養護,防止管網淤積堵塞,管網錯接、受擠壓變形,偷排漏排等現象發生。
建立排水管網事故應急調度機制。
建立排水管網事故應急調度機制。
排水系統建成以后,排水能力能不能達到預期的效果,不僅僅取決于設計標準,還取決于后期的運行,如果管道被堵塞、受擠壓后變形或者是有人偷偷將污水管接入雨水管,這些情況都會影響到系統的運行。因此,排水系統建成后的運行管理尤為重要。
對不通航的部分河道進行定期清理,清淤處理,增大過水斷面。
2.5強化施工質量管理。
一套合理先進的雨水排蓄系統是保證城市暢通的基礎。政府主管部門及各市政施工企業均應充分認識到地下排水管網的重要性,重視排水規劃,嚴格按規劃進行設計與施工,并加強施工質量管理,尤其是對“隱蔽工程”,如排水管渠工程的施工驗收工作等。
2.6制定城市排水內澇應急響應預案
必須要結合城市自身的實際情況掌握內澇容易出現的位置,從而有針對性地做好內澇事件的應急處理預案,可以做好相應的預警和預報功能,積極制定科學、合理的應急相應預案,才能夠及時處理內澇問題。在進行應急預案建立的時候必須要與真實應急場景進行有機結合,通過簡單的操作界面做出科學、合理的應急決策,最終能夠形成“內部復雜,界面簡單”的聯動機制,保證城市解決內澇的能力。
2.7提高城市內澇防治項目的規劃性
在推進城市規劃過程中,作為城市建設者要以建立健全防澇管理系統為目標。不僅要提升洪澇災害發生前的預防工作,也要升級監督和預警系統,并對損失的評估以及災后重建環節集中關注,確保工程項目的制定政策以及防護措施的升級,只有提升對洪澇災害規模的預測,才能順利提升管控效果。另外,要制定有效的城市防澇法,從制度監督層面提升管控效果和管理機制,在防澇法律體系中,要針對具體問題提出切實有效的管控機制,不僅要對城市的下水道工程項目、雨水綜合利用項目進行監督,也要對城市規劃設計結構集中處理,確保應急處理機制具有一定的強制性,從而提升管理效果。
2.8加強宣傳教育,建立長效管理機制。
由于城市內澇災害很大一部分是人為造成的,如城市垃圾或建設垃圾亂扔亂放,堵塞城市排水管道,而堵塞后,又沒有相應的政府部門能夠及時檢查發現和清理,加重內澇災害。因此,需加強宣傳與公民教育,廣泛宣傳城市排水設施及意義,防止垃圾亂扔亂放堵塞排水管網。作為政府部門,長期的重建輕管現象嚴重,而且管理混亂,有必要加大投人,建立長效機制加強管理,定期對排水設施進行檢查維修,特別是汛期來臨前,要加強檢查。
四、結束語
城市內澇是城市快速發展過程中日益嚴重的“頑疾”,它的成因有自然因素,但更多的是人為因素。防治城市內澇是一項復雜的系統工程,只要采取適當的措施和方法,還是可以減少內澇次數并降低內澇影響程度的。這個過程,不僅需要科學合理的規劃、建設、維修和養護,更需要全社會的共同參與。
SCISSCIAHC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