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5-06-24所屬分類:醫學論文瀏覽:1次
摘 要: 廣西農業科學院生物技術研究所陳慶梅、庾韋花、陳會鮮、黃小娟,廣西南亞熱帶農業科學研究所蒙平、林茜組成的研究團隊,在專業期刊《 中藥材 》2024 年第 03 期發表《8 份五指毛桃種質抗旱性及其與葉片形態結構的關聯分析》論文,系統揭示了五指毛桃抗旱性與葉片特征的
廣西農業科學院生物技術研究所陳慶梅、庾韋花、陳會鮮、黃小娟,廣西南亞熱帶農業科學研究所蒙平、林茜組成的研究團隊,在專業期刊《中藥材》2024 年第 03 期發表《8 份五指毛桃種質抗旱性及其與葉片形態結構的關聯分析》論文,系統揭示了五指毛桃抗旱性與葉片特征的內在聯系,為中藥材抗旱育種提供重要科學依據。
五指毛桃作為藥食同源的特色中藥材,其抗旱性研究對提升山地種植適應性具有重要意義。該研究旨在篩選表征五指毛桃抗旱性的葉片形態及解剖結構指標,探索抗旱性與葉片特征的關聯性,為耐旱品種選育提供形態學依據。
研究團隊選取 8 份五指毛桃種質,通過抗旱性測定結合葉片形態特征及解剖結構觀察,運用方差分析、相關性分析及隸屬函數值法進行綜合研究。結果顯示,8 份種質的抗旱性排序為 LC5>LC13>LC10>LC4>LC6>LC7>LC3>LC8;葉色、絨毛量、葉厚、柵欄組織厚度、柵海比與抗旱性呈顯著正相關,下表皮細胞厚度與抗旱性呈顯著負相關,而葉長、葉寬等指標相關性不顯著;基于 6 項關鍵指標的隸屬函數分析表明,抗旱性排序與實測結果基本吻合。
研究證實,葉色、絨毛量、葉厚可作為表征五指毛桃抗旱性的外在形態指標,柵欄組織厚度、下表皮細胞厚度、柵海比可作為內在解剖結構指標。該研究獲得廣西農業科學院穩定資助科研團隊項目(桂農科 2021YT087)及廣西農業科學院科技發展基金項目(桂農科 2023JZ06)支持,目前論文網刊閱讀 17 次,下載 375 次,CNKI 下載 375 次,已被引用 1 次,相關成果為五指毛桃抗旱栽培及品種改良提供了可視化的形態學篩選標準,正引發中藥材育種領域關注。
SCISSCIAHCI